擎制与突围: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动力机制的缺陷与重塑

被引:12
作者
刘超
机构
[1] 华侨大学法学院
[2]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法院; 动力机制; 缺陷; 重塑;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2.06.022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普遍忽视了法院/法官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认知与态度,当前法院与法官普遍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持有保守与拒绝的态度,其原因在于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动力机制存在缺陷:法律依据不足、专门环境诉讼机制缺位,法院排斥群体性诉讼,环保法庭的制度突破难以获得法官群体的广泛认同。因此,必须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构建系统的环境诉讼机制体系、进行专业培训和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等几个方面开发与重塑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动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 [J].
张怡 ;
徐石江 .
河北法学, 2010, 28 (12) :29-40
[2]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 [J].
王灿发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18 (03) :3-6
[3]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探究 [J].
徐祥民 ;
凌欣 ;
陈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1) :149-155
[5]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优劣分析和顺序选择 [J].
李挚萍 .
河北法学, 2010, 28 (01) :21-25
[6]   现行司法制度下法院受理环境公益诉讼的权能 [J].
徐祥民 ;
纪晓昕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25-29
[7]   环境公益诉讼功能研究 [J].
陈虹 .
法商研究, 2009, 26 (01) :28-35
[8]   环境公益诉讼辨析 [J].
吕忠梅 .
法商研究, 2008, (06) :131-137
[9]  
昆明环保法庭遭遇“零公益诉讼”[N]. 陈昌云.工人日报. 2010 (001)
[10]  
法官如何思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