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辨析

被引:244
作者
吕忠梅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共利益; “对人的损害”; “对环境的损害”;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8.06.016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6 ;
摘要
我国现有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过于关注技术细节和制度设计,而忽视了一些本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理论核心问题。基于法院对4起环境公益诉讼迥然不同的处理,我们需要从性质、原告主体和客体三个层面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系统反思。从性质上看,我们不能再陷入传统诉讼制度理论的窠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二分法必然产生法理逻辑上的矛盾、遭遇现实的困境,环境公益诉讼应是一种特别诉讼,是现代社会中公民共同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原告主体看,检察机关并不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最佳主体;从客体看,环境公益诉讼需要应对的是行为"对环境的损害",不宜将"对人的损害"纳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范畴。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公益诉讼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J].
张艳蕊 .
行政法学研究, 2006, (03) :91-99
[2]   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构想 [J].
别涛 .
环境保护, 2005, (12) :23-27
[3]   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 [J].
郭英华 ;
李庆华 .
河北法学, 2005, (04) :79-82
[4]   公益诉讼的理性思考 [J].
韩红俊 ;
王均荣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04) :83-89
[5]   环境民事公诉及其进展 [J].
别涛 .
环境保护, 2004, (07) :18-21
[6]  
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 张煜红.吉林大学. 2006
[7]  
环境公益诉讼[M]. 法律出版社 , 别涛, 2007
[8]  
环境政策与法律[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叶俊荣著, 2003
[9]  
生态主义法哲学[M]. 法律出版社 , 郑少华著, 2002
[10]  
诉讼制度改革的法理与实证[M]. 法律出版社 , (日)小岛武司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