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会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吗?

被引:28
作者
丰若旸
温军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沪港通; 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股票流动性; PSM-DID;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9.04.008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作为沪港两地股票市场交易的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大制度改革之一,对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其实施不仅为内地股票市场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也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一定影响。以我国2010—2016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估计"的方法,研究了沪港通制度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1)沪港通制度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2)沪港通能够缓解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促使国有企业增加其研发投入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3)沪港通还能够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股票流动性为长期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提供更多机会,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研究结果为国家推进沪港通以及进一步实施深港通等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股票流动性、代理效率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泊松回归的实证研究 [J].
张超林 ;
杨竹清 .
华东经济管理, 2018, 32 (11) :151-158
[2]   沪港通改善了上市公司信息环境吗?——基于分析师关注度的视角 [J].
郭阳生 ;
沈烈 ;
郭枚香 .
证券市场导报, 2018, (10) :35-43+50
[3]   沪港通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郭阳生 ;
沈烈 ;
汪平平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 40 (06) :30-44
[4]   沪港通机制提升了公司价值吗 [J].
郭阳生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3 (02) :77-88
[5]   融资约束、企业研发投入的周期性与平滑机制——基于企业所有制视角 [J].
胡亚茹 ;
陈丹丹 ;
刘震 .
产业经济研究, 2018, (02) :78-90
[6]   沪港通、深港通政策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影响及其对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J].
胡振华 ;
刘佩瑶 .
金融发展研究, 2018, (03) :29-35
[7]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增值”与“攫取”的权衡视角 [J].
温军 ;
冯根福 .
经济研究, 2018, 53 (02) :185-199
[8]   沪港通交易制度能提升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吗?——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J].
刘海飞 ;
柏巍 ;
李冬昕 ;
许金涛 .
管理科学学报, 2018, 21 (01) :97-110
[10]   股票流动性会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吗? [J].
冯根福 ;
刘虹 ;
冯照桢 ;
温军 .
金融研究, 2017, (03) :19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