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深港通政策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影响及其对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被引:17
作者
胡振华
刘佩瑶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沪港通; 深港通; 定价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D O I
10.19647/j.cnki.37-1462/f.2018.03.004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启建立了内地与香港地区两市资本的联通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项探索性举措。本文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分析表明,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将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随后分别选取了政策实施前后上证、深证股市陆股通和非陆股通股票日交易数据,构造了反映股价信息反应程度的指标、反映股价信息反应速度的指标来衡量沪港通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股票定价效率,市场信息反应程度有所提升,但信息反应速度并无明显改善,总体而言作用仍然有限,而深港通的开通效果更为显著,在信息反应程度和速度上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沪港通会降低上证A股价格波动性吗?——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J].
许从宝 ;
刘晓星 ;
石广平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6, 31 (06) :28-39
[2]   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融合动态分析——基于沪港通视角 [J].
徐晓光 ;
余博文 ;
郑尊信 .
证券市场导报, 2015, (10) :61-66
[3]   沪港通对沪市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J].
刘荣茂 ;
刘恒昕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8) :54-62
[4]   沪港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基于ARIMA模型的预测分析 [J].
何雨轩 ;
谷兴 ;
陈绍刚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1 (04) :520-524
[5]   沪港通对沪港股市联动性的影响 [J].
张昭 ;
李安渝 ;
秦良娟 .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14, (06) :59-62+71
[6]   沪港通“活水”效应 [J].
陈怡璇 .
上海国资, 2014, (05) :44-45
[7]  
股权溢价测量研究[J]. 陈李.世界经济情况. 2008(12)
[8]  
股权溢价测量研究[J]. 陈李.世界经济情况. 2008 (12)
[9]   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流动性溢价吗?——股票市场流动性对预期收益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谢赤 ;
张太原 ;
曾志坚 .
管理世界, 2007, (11) :36-47
[10]   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的实证研究 [J].
李一红 ;
吴世农 .
管理评论, 2003, (11) :34-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