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单从属到高度契合:高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转换

被引:20
作者
薛勇
机构
[1]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关键词
文科; 人才培养; 模式; 逻辑转换;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17.10.020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以法学、管理学、经济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学科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文科人才是高校亟须研究的课题。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高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应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坚持深度学习与师生互动的契合、坚持评价主体与教学纽带关系的契合,通过两个维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架构、学生自主选择知识体系制度的设计、新型的学习实践共同体组织的培育和学术型团队建设组织形式的探索来实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转换,提升高校文科人才培养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95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反思与重构——他者伦理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J].
吴先伍 .
江苏高教, 2014, (04) :21-25
[2]   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柔性管理模式探讨 [J].
徐维英 .
江苏高教, 2013, (02) :43-44
[3]   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性难题——主体自由与社会总体化之间的复杂张力 [J].
汪帮琼 .
江苏高教, 2011, (03) :18-21
[4]   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 [J].
王伟廉 ;
马凤岐 ;
陈小红 .
教育研究, 2011, 32 (02) :58-63+76
[5]   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J].
刘灿 ;
林木西 ;
何自力 .
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2) :13-16
[6]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 [J].
付景川 ;
姚岚 .
教育研究, 2010, 31 (06) :77-82
[7]   《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书评 [J].
潘懋元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95-96
[8]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及其最优化 [J].
杨杏芳 .
教育与现代化, 2000, (03) :18-23
[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人民出版社 ,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