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碳达峰预测与“双碳”目标实现策略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丽峰 [1 ]
潘家华 [2 ,3 ]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3] 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关键词
五大区域; 碳达峰; 碳中和;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区域"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于全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和情景分析法,预测了我国五大区域碳达峰时间、数量以及差异性,给出了五大区域"双碳"目标实现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南在2020年达峰,东北和西北在2030年达峰,全国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可以实现,但东部有达峰总量大的压力,西北面临着达峰量大且达峰时间晚的双重压力。五大区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在于减碳,主要策略包括区域自身的产业和能源绿色转型,区域间的产业和能源协调发展以及如何破解协同发展的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80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广东省能源需求预测与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基于混合单位能源投入产出模型 [J].
冯烽 ;
白重恩 .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9, (02) :8-27
[2]   经济平稳增长下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峰值研究——基于全球夜间灯光数据的视角 [J].
陈志建 ;
刘月梅 ;
刘晓 ;
孔凡斌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12) :2213-2222
[3]   浙江省碳排放峰值判断及其对策研究 [J].
陈丽君 ;
吴红梅 ;
范玲 ;
吴洁珍 ;
陈达祎 .
中国能源, 2017, 39 (04) :43-47
[4]   基于IPAT模型和情景分析法的山西省碳排放峰值年预测 [J].
朱宇恩 ;
李丽芬 ;
贺思思 ;
李华 ;
王云 .
资源科学, 2016, 38 (12) :2316-2325
[5]   基于STIRPAT模型的西北五省区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邓小乐 ;
孙慧 .
生态经济, 2016, 32 (09) :36-41
[6]   区域碳排放峰值测算若干问题思考:以北京市为例 [J].
杨秀 ;
付琳 ;
丁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0) :39-44
[7]   基于IPAT模型的江西省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J].
席细平 ;
谢运生 ;
王贺礼 ;
范敏 ;
石金明 ;
罗成龙 .
江西科学, 2014, 32 (06) :768-772
[8]   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峰值预测及可控性研究 [J].
王宪恩 ;
王泳璇 ;
段海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8) :9-16
[9]   长三角地区城市平稳增长下能源碳排放需求估计 [J].
黄蕊 ;
王铮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7) :70-76
[10]   中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 [J].
黄蕊 ;
王铮 ;
刘慧雅 ;
刘晓 ;
翟石艳 ;
马晓哲 .
经济地理, 2012, 32 (07)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