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被引:88
作者
宋林
何洋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文章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互联网使用对不同农村劳动力群体就业选择的影响。文章着重从农村劳动力互联网使用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角度进行考察,研究表明:(1)互联网使用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使农村劳动力由自雇型就业向受雇型就业转变,非正规就业比例下降。(2)互联网使用在促进壮年劳动力非农就业、受雇型就业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且降低了非正规就业比例;对青年劳动力和年长劳动力的影响则不显著。(3)互联网对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存在差异,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促进作用比男性更明显,对降低男性劳动力非正规就业效果较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4+127 +12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时视角下乡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配置: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的关系分析 [J].
陈奕山 .
中国人口科学, 2019, (02) :75-86+127
[2]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的影响 [J].
赵建国 ;
周德水 .
中国人口科学, 2019, (01) :47-60+127
[3]   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证据 [J].
毛宇飞 ;
曾湘泉 ;
祝慧琳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9, (01) :72-85
[4]   农民工的自我雇佣选择与市场回报——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J].
朱志胜 .
人口与经济, 2018, (05) :100-112
[5]   互联网与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J].
马俊龙 ;
宁光杰 .
财经科学, 2017, (07) :50-63
[6]   互联网使用是否促进了女性就业——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毛宇飞 ;
曾湘泉 .
经济学动态, 2017, (06) :21-31
[7]   互联网与农村家庭创业——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洋 ;
华语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7, (05) :111-119
[8]   非正规就业者的境况得到改善了么?——来自1997—2011年CHNS数据的证据 [J].
王庆芳 ;
郭金兴 .
人口与经济, 2017, (02) :116-126
[9]   互联网、技能偏向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 [J].
王子敏 .
人口与经济, 2017, (02) :107-115
[10]   儿童照管、公共服务与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来自CFPS数据的证据 [J].
熊瑞祥 ;
李辉文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1) :39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