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赵建国 [1 ]
周德水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
[2]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毕业生; 就业工资; 区域不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4 [劳动工资];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1201 ;
摘要
文章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信息搜寻理论,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资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选择性偏差后,上述研究结果保持稳健。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在低分位点上,互联网使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的影响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分位点的提高,互联网使用的影响程度不断减弱,呈倒U形趋势。交互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工资呈互补关系,与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工资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另外,互联网使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的影响存在区域不平衡,对省会城市、东中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城镇户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资的影响程度高于农村户籍大学毕业生。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0+127 +12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村居民互联网使用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理——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 [J].
刘晓倩 ;
韩青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9) :123-134
[2]   城镇化、互联网发展对网络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旭洋 ;
李通屏 ;
邵红梅 ;
张啸 .
社会科学研究, 2018, (05) :38-45
[3]   互联网使用能否减小性别工资差距?——基于CFPS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毛宇飞 ;
曾湘泉 ;
胡文馨 .
财经研究, 2018, 44 (07) :33-45
[4]   互联网使用的收入增长效应: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 [J].
华昱 .
江海学刊, 2018, (03) :219-224
[6]   互联网普及对于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J].
韩长根 ;
张力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8) :18-27
[8]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彤进 ;
任碧云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 (05) :90-101
[9]   中国社会流动性的测度和影响机制——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邵挺 ;
王瑞民 ;
王微 .
管理世界, 2017, (02) :24-29
[10]   我们为何离开故乡?家庭社会资本、性别、能力与毕业生就业选择 [J].
孔高文 ;
刘莎莎 ;
孔东民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2) :62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