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中立:民事公益诉讼中法院的职权角色研究

被引:24
作者
许尚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公益诉讼; 法院职权; 实质中立; 能动中立;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09.002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公益-被告私益的利益关系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上原、被告之间的对立平衡,法院为追求实质中立,依职权对失衡关系进行修正,有其正当性。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存在将诉讼程序视为保护公益的一种行政手段的倾向。然而,法院职权应当固守在公权力限度内,主要针对职权探知及程序进行等事项,不得干预当事人作为程序主体所应当享有的权利,更不能代替当事人行使处分权,以免影响法院的中立裁判者角色以及公益诉讼的诉讼程序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大同小异抑或貌合神离?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 [J].
巩固 .
比较法研究, 2017, (02) :105-125
[3]   环境公益诉讼两造结构模式研究 [J].
颜运秋 ;
杨志华 .
江西社会科学, 2017, 37 (02) :167-175
[4]   印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评析及启示 [J].
孙海涛 ;
赵国栋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8 (01) :77-82+92
[5]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方向:基于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的分析 [J].
王明远 .
中国法学, 2016, (01) :49-68
[7]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经济分析——基于理性的视角 [J].
白彦 ;
杨兵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0 (06) :106-114
[8]   中国法官刑事审判时的中立类型学 [J].
陈如超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1, 17 (03) :48-61
[9]   公益诉讼语境下的“公益”涵义解析 [J].
朱晓飞 .
环球法律评论, 2008, (03) :14-22
[10]   论权力制约的三种机制 [J].
邓名奋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S1)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