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主信息资产的国内监管与国际法治

被引:2
作者
王立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个人自主信息资产; 数字货币; 网络支付平台; 信用交易; 国际结算;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9.04.016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个人自主信息资产包含数字化流转的传统财产和法定数字货币,二者均为传统财产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表现形式,但其具有人格属性与财产属性。数字代币不宜以国际货币的身份在我国境内流转。国内立法应当首先界定个人自主信息资产的法律定义,加强国际网络支付平台建设,出台信息资产信用交易的法律规范。该规范应当在政府监管的层面与国际法治接轨,从双边或多边协议开始循序渐进构建国际统一信用交易规则。同时,我国要实现在国际信息资产社会信用风险管理标准方面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个人信息之半公地悲剧与政府监管 [J].
付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1) :53-62
[2]   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J].
丁晓东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194-206
[3]   我国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监管政策框架及对策 [J].
危怀安 ;
李松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18, (11) :45-49
[4]   论个人信息权的基本范畴 [J].
叶名怡 .
清华法学, 2018, 12 (05) :143-158
[5]   数字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研究 [J].
刘津含 ;
陈建 .
经济学家, 2018, (05) :17-22
[6]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
[7]   民法总则规定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及重要价值 [J].
杨立新 .
东方法学, 2017, (03) :64-72
[8]   货币会消亡吗?——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 [J].
戴金平 ;
黎艳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4) :141-149
[10]   论人格权商品化 [J].
王利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31 (04) :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