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34
作者
刘津含
陈建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国际本位; 货币本质论; 货币数量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8.05.004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货币的发展过程,电子支付的便利、密码技术的发展使数字货币大量涌现。从货币学派基本理论:货币本质论、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方面来探讨数字货币与各国主权货币、黄金货币的差异,发现数字货币独特的比较优势,因此判断未来法定数字货币会以主权货币的补充货币、替代现有主权货币、成为国际本位三步走的方式最终成为新的国际本位。在数字货币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繁荣发展的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需要相关领域的重点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数字货币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J].
李建军 ;
朱烨辰 .
经济学动态, 2017, (10) :115-127
[2]   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变化与全球货币体系调整 [J].
黄海洲 ;
张广斌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04) :31-41+4
[3]   关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若干思考 [J].
姚前 ;
汤莹玮 .
金融研究, 2017, (07) :78-85
[4]   区块链技术创新下数字货币的演化研究:理论与框架 [J].
庄雷 ;
赵成国 .
经济学家, 2017, (05) :76-83
[5]   区块链金融应用探讨 [J].
王永利 .
金融电子化, 2017, (02) :11-13+6
[6]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依据和架构选择 [J].
范一飞 .
中国金融, 2016, (17) :10-12
[7]   比特币的理论、实践与影响 [J].
贾丽平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12) :14-25
[8]   补充性货币的理论、最新发展及对法定货币的挑战 [J].
贝多广 ;
罗煜 .
经济学动态, 2013, (09) :4-10
[9]   破解“特里芬”难题——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的稳定性 [J].
陈建奇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113-123
[10]  
货币的非国家化.[M].(英) 哈耶克; 著.新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