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及其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西部县级短面板数据的估计

被引:12
作者
杨晋
哈巍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新机制; 双重差分; 公用经费; 人员经费;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7.08.009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于2006年起开始试点和实施,其改革效果一直是个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政策效果评估分析框架,利用2005-2006年全国县级教育财政短面板数据,采用准实验的研究设计,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探讨了新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水平及其结构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新机制改革的实施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改革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同时并未提高人员性经费支出水平,地方政府可能在短期内采取优先提高预算内公用经费以达到改革既定目标的策略。同时经过检验发现,这一系列影响效果并不是由于学生和教职工规模的变化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教育财政分权与基础教育公共支出结构偏向 [J].
柏檀 ;
周德群 ;
王水娟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 (02) :53-63
[2]   “新机制”对地区间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J].
赵海利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02) :61-68
[3]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评价 [J].
靳卫东 .
统计研究, 2014, 31 (12) :61-68
[4]   “新机制”对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评价——基于配对模型的估计 [J].
卢珂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12 (01) :156-166+192
[5]   基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问题及其改革 [J].
安应民 .
科学决策, 2010, (04) :41-47
[6]   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增量效果与分配效果 [J].
孙志军 ;
杜育红 ;
李婷婷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1) :83-100+190
[7]   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成效、问题及对策 [J].
范先佐 ;
付卫东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 (04) :110-120
[8]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周黎安 ;
陈烨 .
经济研究, 2005, (08) :44-53
[9]   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J].
高如峰 .
教育研究, 2004, (07) :18-25
[10]   解决义务教育经费的错位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J].
潘光一 ;
钟院生 .
教育发展研究, 2003, (01)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