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对地区间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7
作者
赵海利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机制”; 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差距; 挤出效应; 系统GMM估计;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5.02.016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200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简称"新机制"),在义务教育投入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评估了这一财政改革的实施成效,对其在缩小地区间投入差距的成效进行了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出现了整体增长,但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非西部地区的显著水平并不高,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在缩小地区间投入方面的成效仍需提高。原因主要在于以"中央大规模增加转移支付"为特征的"新机制",挤出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本身对教育投入的努力,西部地区政府教育偏好的提高并没有因为"新机制"的实施而高于全国水平。本文建议进一步完善"新机制",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制度以及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激励相容机制,提高"新机制"在缩小地区间投入差距方面的成效。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ANOTHER LOOK AT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OF ERROR-COMPONENTS MODELS [J].
ARELLANO, M ;
BOVER, O .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5, 68 (01) :29-51
[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 [J].
丁延庆 ;
薛海平 ;
王莉红 .
教育与经济, 2008, (04) :6-10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浙江省财政学会, 2008
[4]   “新机制”对义务教育普及影响的增值性评价——基于西部五省区县级入学率的分析 [J].
胡咏梅 ;
卢珂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04) :131-146+191
[5]   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增量效果与分配效果 [J].
孙志军 ;
杜育红 ;
李婷婷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1) :83-100+190
[6]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J].
Blundell, R ;
Bond, S .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8, 87 (01) :1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