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评价

被引:9
作者
靳卫东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财政投入; 改革; 评价;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4.12.009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F812.45 [财政支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020203 ;
摘要
"新机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成效评价应重点考察财政投入效应。本文利用FRDD方法,对2006年"新机制"改革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数量上,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均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显著提高;在财政资源配置结构上,西部农村落后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转移支付,而中等收入地区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财政中立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管理制度上,"新机制"改革没能有效提高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努力程度,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降低了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需求的核算 [J].
靳卫东 .
天府新论, 2013, (02) :61-67
[3]   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 [J].
尹恒 ;
朱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88-101+222
[4]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下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 [J].
陈朗平 ;
付卫东 ;
刘俊贵 .
教育研究, 2010, 31 (12) :8-13
[5]   重构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模式 [J].
王元京 ;
胡凯 ;
张榉成 ;
高振华 .
经济学动态, 2010, (06) :28-33
[6]   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变化与效果 [J].
赵力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4) :80-92+206
[7]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中的制度缺陷——对中央转移支付作用及事权体制调整的思考 [J].
张丽华 ;
汪冲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44-153
[8]   压力型动员: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之道 [J].
赵全军 .
云南社会科学, 2008, (04) :72-76
[9]   财政集权过程中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 [J].
袁飞 ;
陶然 ;
徐志刚 ;
刘明兴 .
经济研究, 2008, (05) :70-80
[10]   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省际比较的经济学分析 [J].
郭俊华 ;
肖林 .
上海经济研究, 2008, (01)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