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降碳: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效应与机制

被引:22
作者
秦炳涛 [1 ]
俞勇伟 [1 ]
葛力铭 [2 ,3 ]
郭援国 [1 ]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3]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数字赋能; 智慧降碳; 智慧城市; 碳减排效应; 创新驱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99.2 [中国];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83305 ;
摘要
数字经济在重塑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双碳”进程。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代理变量,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法、两阶段三步法和空间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数字化赋能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相比非试点城市,智慧城市的碳排放量平均降低了2.8%,即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碳排放水平,此结论经更换估计模型、精选对照组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促使城市发展由要素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并通过数字赋能发挥能源升级效应、生活转型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了城市低碳转型,机制量化分解结果显示这一机制贡献了超过80%的解释效果。(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果在大型及以上规模城市以及人、财、物资源禀赋较高的城市更为明显。(4)空间效应分析表明,伴随距离阈值的增加,智慧城市建设所产生的溢出效应明显减少,且使用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进行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这一研究不仅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治理的因果关系提供了新的文献证据,对后疫情时期如何运用数字经济赋能绿色低碳转型、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亦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经济结构调整、绿色技术进步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基于总体技术前沿和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的经验考察 [J].
邵帅 ;
范美婷 ;
杨莉莉 .
管理世界, 2022, 38 (02) :46-69+4
[2]   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J].
林伯强 .
经济研究, 2022, 57 (01) :56-71
[3]   数字经济发展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吗——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J].
郭炳南 ;
王宇 ;
张浩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2, 37 (01) :58-74
[4]   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经济转型路径与政策研究 [J].
张希良 ;
黄晓丹 ;
张达 ;
耿涌 ;
田立新 ;
范英 ;
陈文颖 .
管理世界, 2022, 38 (01) :35-66
[5]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J].
宋德勇 ;
李超 ;
李项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 (11) :155-164
[6]   智慧城市建设、创业活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 [J].
湛泳 ;
李珊 .
财经研究, 2022, 48 (01) :4-18
[7]   互联网发展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成本、创新还是需求引致 [J].
白雪洁 ;
孙献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31 (10) :105-117
[8]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改善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J].
李广昊 ;
周小亮 .
宏观经济研究, 2021, (07) :146-160
[9]   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2006~2018 [J].
崔蓉 ;
李国锋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 38 (05) :3-20
[10]   数字生活的就业效应:内在机制与微观证据 [J].
戚聿东 ;
褚席 .
财贸经济, 2021, 42 (04) :9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