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2006~2018

被引:43
作者
崔蓉 [1 ]
李国锋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水平; 二阶段熵值法; Dagum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21.05.001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研究目标:评价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并考察其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方法:构造二阶段熵值法拟合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考察其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地区间差距是互联网发展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产业应用则是其主要结构来源;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的空间动态演变呈高-低集聚模式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长期保持在中高水平且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西部地区集中分布于中低水平且具有负向溢出效应,东北地区则呈空间分化态势。研究创新:构造二阶段熵值法面向产业应用等方面测度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数,并采用扩展的分布动态模型分析其动态演进。研究价值:从空间和结构演变视角提出缩小互联网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   互联网发展、城镇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J].
左鹏飞 ;
姜奇平 ;
陈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7) :71-91
[3]   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J].
李欠男 ;
李谷成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4) :71-78+177
[4]   互联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J].
邓峰 ;
任转转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0, 22 (03) :57-67
[5]   互联网发展与区域创新投入 [J].
王志高 ;
梁琦 .
广东社会科学, 2020, (04) :28-40
[6]   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研究 [J].
杨克文 ;
何欢 .
南开经济研究, 2020, (03) :182-203
[7]   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俱乐部收敛及地区差距来源研究 [J].
孙亚男 ;
杨名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6) :47-69
[8]   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J].
宋林 ;
何洋 .
中国人口科学, 2020, (03) :61-74+127
[9]   全球政府债务扩张的地区差距及空间分布动态演进研究 [J].
沈丽 ;
刘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5) :139-155
[10]   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疫情后数字经济加速的“路与车” [J].
田杰棠 ;
闫德利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