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重构:交易信息操纵理论之提倡

被引:45
作者
王莹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
关键词
认识错误; 财产处分; 交易信息操纵; 信息错误风险分配;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9.03.012
中图分类号
D924.35 [侵犯财产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传统诈骗罪理论中,被害人视角与行为人视角交织重叠,不仅带来相关构成要件要素的解释难题,也破坏了诈骗罪归责关联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本文尝试在解构诈骗罪关系犯特征的基础上提倡诈骗罪的不法本质是交易基础信息的操纵,并对其构成要件进行中国语境下的重构:行为人在财产交易沟通过程中操纵交易基础信息——对被害人施加影响使其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财产交易或安排——行为人非法获利(或被害人遭受财产交易损失)。这一理论重构将被害人角度的构成要件要素如错误认识、财产处分等删除出构成要件,能够凸显行为人信息操纵的归责链条,清晰勾勒诈骗罪的归责路线,并通过信息错误风险管辖思想替代争议颇多的被害人过错、被害人过于轻信等被害人教义学思维限制诈骗罪的可罚性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60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3]   租购同权过程中住房权与公共服务获取权的可能冲突——为“住”租房还是为“权”租房 [J].
陈杰 ;
吴义东 .
学术月刊, 2019, 51 (02) :44-56
[4]   构建民法典物权编居住权的思考 [J].
黄积虹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9, 34 (01) :96-105
[5]   《民法典》草案之居住权规范的检讨和完善 [J].
单平基 .
当代法学, 2019, 33 (01) :3-15
[6]   中国民法学的效率意识 [J].
熊丙万 .
中国法学, 2018, (05) :82-101
[7]   民法典编纂视域中宅基地“三权分置”探究 [J].
席志国 .
行政管理改革, 2018, (04) :45-50
[8]   “三权分置”——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重大创新 [J].
董祚继 .
中国土地, 2018, (03) :4-9
[9]   居住权立法与继承编的制度创新 [J].
马新彦 .
清华法学, 2018, 12 (02) :16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