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被引:22
|
作者
周文 [1 ]
李雪艳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从而形成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
  • [22] 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
    唐正东
    [J]. 哲学研究, 2011, (06) : 3 - 9+14+127
  • [23] 科技金融及其培育
    洪银兴
    [J]. 经济学家, 2011, (06) : 22 - 27
  • [24] 对有关《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其他几种观点的评论——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研究之二.[J].奚兆永.当代经济研究.1998, 05
  • [25] 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吴易风.中国社会科学.199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