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

被引:22
|
作者
周文 [1 ]
李雪艳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关系;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水平对外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从而形成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1]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徐光春.崇文书局.2017,
  •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M].孟捷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 [1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 [14] 中国经济发展四十年.[M].谢明干;罗元明主编;.人民出版社.1990,
  • [15] 论人力资本投资.[M].[美]舒尔茨 著;吴珠华等 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85,
  • [17] 斯大林选集.[M].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9,
  • [18]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苏)斯大林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1,
  • [19]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
  • [20]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