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研究四十年之拾穗

被引:12
作者
吴勇毅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关键词
CSL/CFL教学法; 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 四十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汉语教学踏踏实实地走向了世界。本文主要从影响汉语教学法研究的重要事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汉语教学法的路子、新世纪以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教学法的借鉴与创新以及理论总结与实践等角度,以"拾穗"的方式回顾了四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法走过的历程,采撷了研究的点点滴滴以飨读者。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认知功能教学法:理论、设计和程序.[D].邵菁.华东师范大学.2012, 11
[2]  
基于需求分析的任务型教学研究.[D].段沫.上海师范大学.2010, 09
[3]  
对外汉语语块研究.[D].周倞.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
[4]  
留学生汉语口语习用语块习得研究.[D].丁洁.暨南大学.2006, 06
[5]   汉语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和优化 [J].
吴中伟 .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 (01) :40-46
[6]   教学模式讨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环境建设 [J].
刘颂浩 .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 (01) :1-10
[8]   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 [J].
郭鹏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 (01) :13-17
[9]   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 [J].
吴中伟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 (01) :17-21
[10]   再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 [J].
吴勇毅 .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6, (01)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