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框架下的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探究——基于334个地级行政区的数据分析

被引:48
作者
汤志伟 [1 ]
郭雨晖 [2 ]
翟元甫 [1 ]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务服务; 在线办理; 互联网; 影响因素; 社会-技术框架;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19.01.06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从传统政务服务到电子政务服务,从政府网站到网上政府,电子政府的发展愈发重视促进以公众为中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建设和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线办理能力呈现显著的差异性,探索这些差异性背后的原因对于推动各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社会-技术理论分析框架,从社会、技术、外部环境这三个维度构建了政务服务在线办理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对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政府网站在线办理服务能力进行考察,并运用OLS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政府服务在线办理能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系统、技术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具体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公众需求规模、互联网普及率、人力资本和上级压力同地方政府在线办理能力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东、中、西部地区在影响因素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省域“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机制与政策特征——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J].
李云新 ;
于业芹 .
电子政务, 2018, (03) :81-91
[2]   政府职能转变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路径探讨 [J].
翟云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 (06) :131-135+164
[3]   “互联网+公共服务”治理研究:现状述评、逻辑框架与关键问题 [J].
何继新 ;
张浩南 ;
李原乐 .
电子政务, 2017, (12) :12-21
[4]   “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演化路径 [J].
翟云 .
电子政务, 2017, (12) :2-11
[5]   基于社会-技术框架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安全机制研究 [J].
张会平 ;
郭宁 ;
杨国富 ;
汤志伟 .
情报杂志, 2017, 36 (12) :16-21
[6]   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境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J].
翟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10) :64-68
[7]   地方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第三方开发与自身主导模式的比较研究 [J].
秦楠 ;
田蕴祥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88-93
[8]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十三五”展望 [J].
杨道玲 .
电子政务, 2017, (03) :53-60
[9]   我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J].
王益民 .
行政管理改革, 2017, (03) :30-33
[10]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理性与政治理性——基于147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J].
于文轩 ;
许成委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4) :127-13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