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共情能力现状及相关因素

被引:13
作者
范明惠
胡瑜
机构
[1]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青少年; 共情能力; 家庭功能; 班级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了解青少年共情能力发展的现状,并探讨青少年共情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淮南市、温州市的部分中学和中职学校,共发放问卷146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9份(男613例,女546例)。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标(IRI-C)、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我的班级》问卷分别评估青少年的共情能力、家庭功能以及班级环境。结果:女生的IRI-C情绪共情、认知共情以及总共情[(55±12)vs.(51±11)]得分均高于男生[(50±11)vs.(54±11),(50±11)vs.(54±11),(均P<0.05)]。中职生的IRI-C情绪共情、认知共情以及总共情得分均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均P<0.05)。《我的班级》问卷的竞争得分、同学关系得分与IRI-C的情绪共情得分正向关联(β=0.11、0.13,均P<0.001);FAD的角色得分与IRI-C的情绪共情得分正向关联(β=0.14,P<0.001);FAD的问题解决得分与认知共情得分、总共情得分负向关联(β=-0.22、-5.20,均P<0.001)。《我的班级》问卷的同学关系得分与认知共情得分、总共情得分正向关联(β=0.18、5.76,均P<0.001)。结论:女生的共情能力发展可能优于男生;与初中生、高中生相比,中职生的共情能力发展可能较差;良好的同学关系、有效的问题解决、适度的竞争可能是青少年共情发展的有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情境对共情的影响[J]. 陈武英,刘连启.心理科学进展. 2016(01)
[2]   中小学班级氛围、班主任情感素质对青少年学生情感素质的影响:基于多层线性分析 [J].
卢家楣 ;
王俊山 ;
刘伟 .
心理科学, 2014, 37 (05) :1174-1179
[3]  
共情的性别差异[J]. 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心理科学进展. 2014(09)
[4]   共情中的认知调节和情绪分享过程及其关系 [J].
黄翯青 ;
苏彦捷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 (06) :13-19
[5]   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 [J].
张凤凤 ;
董毅 ;
汪凯 ;
詹志禹 ;
谢伦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2) :155-157
[6]   谁在念职校——中职生现状调查与反思 [J].
周正 ;
李健 .
职教论坛, 2010, (04) :50-53
[7]   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 [J].
江光荣 .
心理科学, 2004, (04) :839-843
[8]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 [J].
邹泓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 (02) :39-44
[9]   Empath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Predicts Social Competencies in Adulthood [J].
Allemand, Mathias ;
Steiger, Andrea E. ;
Fend, Helmut A.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5, 83 (02) :229-241
[10]  
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FAM)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J] . HarveySkinner,PaulSteinhauer,GillSitarenios.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