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绿色生产率测算与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61
作者
路小静 [1 ]
时朋飞 [2 ]
邓志伟 [1 ]
李星明 [3 ]
胡月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业; 绿色生产率; 时空分析;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5 ;
摘要
旅游业绿色生产率是将能源消耗与环境代价纳入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框架,表征旅游业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关系着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在借用"自下而上"法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非参数DEA法及ML指数对长江经济带11年间的旅游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度与分解,并运用引力模型对该区域旅游业绿色生产率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仍处于增长态势,区域内省份旅游经济与两者(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正向关联显著,且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与两者(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并未实现脱钩。②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绿色发展绩效有所提升,但因粗放型发展模式致使其绿色生产率增长迟缓,技术进步已成为该区域旅游业绿色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效率驱动作用薄弱。③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业绿色生产率可分为发展进步型、发展停滞型和发展衰退型,不同类型省份应基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此消彼长采取适当措施促进旅游业绿色生产率实现俱乐部趋同。④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绿色生产率势能值从下游到上游呈"L"型,长三角成为该区域核心增长极,长江中游实现中部隆起而长江上游出现塌陷状态,江西、安徽两省成为长三角和长江中游旅游业绿色生产率联系的重要枢纽,而长江上游旅游业绿色生产率尚未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中国省域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J].
王勇 ;
李海英 ;
俞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10) :96-104
[2]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方法的修正设计与应用 [J].
李双杰 ;
李春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9) :110-125
[3]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J].
葛鹏飞 ;
王颂吉 ;
黄秀路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5) :66-74
[4]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的模拟预测 [J].
陈超凡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04) :145-154
[5]   中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及动因分析 [J].
刘战豫 ;
孙夏令 .
软科学, 2018, 32 (04) :77-81+114
[6]  
中国旅游产业健康度水平特征动态研究——基于2001—201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时朋飞,邓志伟,孙建超,梁嘉欣.珞珈管理评论. 2018(01)
[7]   区域美丽中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耦合关联性测度及前景预测——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J].
时朋飞 ;
李星明 ;
熊元斌 .
中国软科学, 2018, (02) :86-102
[8]   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伟 ;
孙芳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 39 (01) :129-137
[9]   服务业能源生产率变迁及收敛性分析——基于全球40个经济体细分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J].
王许亮 ;
王恕立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1) :42-59
[10]   基于引力模型的东北地区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 [J].
张鸿鹤 ;
马荣康 ;
刘凤朝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4)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