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儿童立场”走向“儿童在场”——教育立场的反思与追问

被引:12
作者
付有能 [1 ]
陈燕浩 [2 ]
机构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国家重点研究基地
[2]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儿童立场; 儿童在场; 教育场;
D O I
10.13527/j.cnki.educ.sci.china.2020.06.004
中图分类号
G610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5 ;
摘要
儿童立场作为现代教育的立场,其价值的确立和实现还需要对其论说的前提以及在实践中面临的难题进行反思和追问,从而回答儿童立场的持有主体如何确证自己的立场问题。"儿童在场"因为包含着"在场"的儿童和"儿童"的在场这样两种意蕴,通过儿童在场意识的唤醒、在场状态的保护以及"儿童场"的构建就可以在场域和主体两个维度实现对"儿童立场"的确证,从而使儿童立场在教育活动中有实现的根基。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教育的情调.[M].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2]   今天,如何做好“儿童研究” [J].
李政涛 .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05) :1-5
[3]   儿童利益及其教育意义 [J].
程亮 .
教育研究, 2018, 39 (03) :20-26
[4]   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理想与实践路径 [J].
刘铁芳 ;
颜桂花 .
学前教育研究, 2015, (04) :15-20
[5]   返回生活世界教育学:教育何以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 [J].
刘铁芳 .
教育研究, 2012, 33 (01) :46-52+68
[7]   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 [J].
成尚荣 .
人民教育, 2007, (2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