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的减排及绿色发展效应研究

被引:131
作者
任亚运 [1 ]
傅京燕 [1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碳交易; 协同效应; 绿色发展; 双重差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面临来自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国内环境污染恶化的双重压力,中国逐步明确了采用市场化手段来提高气候、环境治理水平,碳交易便为其典型代表,然而目前统筹考虑碳交易的碳减排及绿色协同发展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欠缺。为此,本文以碳交易试点政策为例,区分碳交易的减排及区域绿色发展效应,分别构建碳排放强度和非期望产出包含全域排放物及区域污染物的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基于2008—2015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了协同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中国碳交易政策在促进了试点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同时,还促进了试点地区整体绿色发展;②中国碳交易政策的区域污染物协同减排效果主要通过协同减排SO2实现;③中国碳交易政策实现碳减排及区域绿色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技术升级。这些结论说明:应继续扎实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在实现全球碳减排的目标框架下同时促进区域环境改善;充分考虑碳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的协同作用,在进行温室气体和区域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控制"中,综合考虑协同效应和减排成本,以达到用最低成本实现碳减排和区域污染物减排的双重目标;多手段并行推动绿色发展,除积极吸取碳交易试点阶段经验教训外,还应联合其他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共同协作、相互补充,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总体把控能力,共同促进区域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碳交易下的工业碳排放与减排机制研究 [J].
李广明 ;
张维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141-148
[3]   湖北碳交易试点的经济环境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多区域一般均衡模型TermCo2 [J].
谭秀杰 ;
刘宇 ;
王毅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9 (02) :64-72
[4]   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 [J].
涂正革 ;
谌仁俊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60-173
[5]   西部大开发:增长驱动还是政策陷阱——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 [J].
刘瑞明 ;
赵仁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6) :32-43
[6]   碳交易机制对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J].
汤铃 ;
武佳倩 ;
戴伟 ;
余乐安 .
系统工程学报, 2014, 29 (05) :701-712
[7]   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 [J].
孙睿 ;
况丹 ;
常冬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7) :82-90
[8]   中国电力行业硫、氮、碳协同减排的环境经济路径分析 [J].
毛显强 ;
邢有凯 ;
胡涛 ;
曾桉 ;
刘胜强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4) :748-756
[9]   低碳技术发展对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作用 [J].
石敏俊 ;
周晟吕 .
管理评论, 2010, 22 (06) :48-53+47
[10]   排污权交易:实现控制SO污染的有效途径 [J].
杨健儿 ;
郑祥民 ;
周立旻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2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