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

被引:55
|
作者
孙睿
况丹
常冬勤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CGE模型; 碳交易; 能源消费; 碳减排; 情景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构造纳入碳交易模块以及在生产模块CES函数中纳入碳排放成本的四层嵌套宏观经济CGE模型,采用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构造了社会核算矩阵(SAM),用以分析和评价不同总量减排目标情景下,碳价引入对宏观和产业部门层面经济产出、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的影响,以及相应合理的碳价水平,得到结论:①在宏观层面上,碳价越高,碳减排效果越显著,GDP损失越大,能源消费越少。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损失和减排效果,确定了各情景下的最优碳价以及合理碳价区间,其中,在减排目标为10%时,碳市场能接受幅度更大的价格波动(6.9-35€/tC)冲击,宏观经济损失相对小,引入碳市场是最好的选择;参考Kaya等式的因素分解,说明碳价所引致的总碳减排效果,主要来自于能源强度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引入碳价,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费,还会引致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方向调整,煤炭消费明显下降。②在产业部门层面,各产业部门特别是能源部门经济产出水平降低,但总体产业结构影响不大;对部门能源消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能源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总量显著下降;将部门合成能源单位利用成本分解为能源自身价格变动和碳排放成本两部分,得出合成能源单位利用成本变动主要由碳排放成本引起的结论;进一步,能源密集型部门的碳排放成本较高,同时实现的减排率也相对较高,但减排效果仍不充分,建议采取能源资源税和交通燃油税等激励政策,保持必要的能源市场价格水平,同时促进煤炭和交通领域的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范金
    杨中卫
    赵彤
    [J].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4) : 103 - 119
  • [2] 中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及发展战略
    于同申
    张欣潮
    马玉荣
    [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 90 - 94
  • [3] 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各行业的影响
    张健
    廖胡
    梁钦锋
    周志杰
    于广锁
    [J]. 现代化工, 2009, 29 (06) : 77 - 82
  • [4]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诗一
    [J].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 41 - 55
  • [5] 从国际比价看我国能源比价关系的合理性
    卢晓燕
    郑厚清
    杨坤峰
    [J]. 中国能源, 2009, 31 (01) : 39 - 42
  • [6] 碳税与碳排放
    高鹏飞
    陈文颖
    [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0) : 1335 - 1338
  • [7] 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研究
    杨展里
    [J]. 环境保护, 2001, (04) : 31 - 33+46
  • [8]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2
  • [9] Regulating CO 2 emissions of transportation in Europe: A CGE-analysis using market-based instruments[J] . Jan Abrel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 2010 (4)
  • [10] Environmental climate instruments in Romania: A comparative approach using dynamic CGE modelling[J] . Rodica Loisel.Energy Policy . 20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