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机短信为载体的电子送达方式研究

被引:9
作者
徐振华
韦苇
张朴田
机构
[1]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电子送达; 民事诉讼法; 电子邮件; 留置送达; 最高人民法院; 手机短信;
D O I
10.19684/j.cnki.1002-4603.2019.01.020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正>送达是沟通法院和当事人的重要纽带,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人民法院需借助于送达行为组织当事人、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推动诉讼进程;其次,对于作为受送达人的当事人或诉讼参与人而言,送达是其获取诉讼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只有知悉相关诉讼信息后才能有效参与诉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我国民事诉讼电子送达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 [J].
刘向琼 ;
刘鸣君 .
法律适用, 2018, (03) :33-37
[2]   论我国电子诉讼的实效化 [J].
姜英超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2) :65-69
[4]   电子诉讼制度构建的法律基础 [J].
王福华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88-106
[5]   司法现代化视角下的我国民事电子送达问题研究 [J].
吐热尼萨·萨丁 .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 (05) :60-66
[6]   电子诉讼潮流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应对 [J].
刘敏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14-22
[7]   电子法院:由内部到外部的构建 [J].
王福华 .
当代法学, 2016, 30 (05) :23-35
[9]   电子送达方式下适用缺席判决的前提条件 [J].
曹书瑜 ;
梁露 ;
蔡葵 .
人民司法(应用), 2016, (19) :108-111
[10]   论“互联网+”时代我国的电子送达制度 [J].
李智 ;
喻艳艳 .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 39 (04)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