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蔚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与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47
|
作者
宋晓英 [1 ]
李仁杰 [1 ,2 ]
傅学庆 [1 ,2 ]
张军海 [1 ,2 ]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与科学学院
[2]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GIS核密度; 驱动机制; 蔚县;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5.03.012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蔚州志和蔚县地名资料汇编为数据源,借助GIS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蔚县乡村聚落商周时期至清朝3000多年间的空间格局演化特点。总体演化过程呈现由集中分布趋向随机分布的特征;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四个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格局:"缓慢增长的壶流河一侧‘一’字形‘双核’分布模式"、"普遍增长的壶流河下游‘多核’分布模式"、"快速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大范围增长带的空间扩展模式"、"稳定增长的壶流河两侧带状‘多核’空间分布模式"。根据演化特点和历史文化资料分析,总结了蔚县乡村聚落演化的自然条件、军事历史条件、人口迁移和经济贸易发展四个方面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核密度估计法可以较好的表现聚落空间格局,方便历史聚落演化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