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丰宁县大滩为例

被引:27
作者
隆学文
马礼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关键词
旅游扶贫; 驱动效应; 脱贫致富; 对策; 坝上;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04.01.017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 ,其乘数效应可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已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 .坝上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内蒙古高原东南缘 ,为京津唐的上风地带和水源地 ,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与国家重点贫困区 ,属于大北京地区规划中北部生态旅游现代牧业功能区的一部分 .分析了旅游扶贫对脱贫致富的驱动效应 ,指出坝上地区旅游扶贫应因地制宜 ,正确定位 ,适度开发 ,实施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战略 ,采取多种融资方式 ,广辟筹资渠道 ,积极鼓励扶持贫困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 ,围绕旅游扶贫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开发旅游商品 ,优化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从而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北坝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路 [J].
隆学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2) :45-48
[3]   边境旅游业在沿边地区扶贫中的作用 [J].
李玉虹 ;
马勇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2, (02) :67-73
[4]   对我国“旅游扶贫”的几点思考 [J].
刘向明 ;
杨智敏 .
经济地理, 2002, (02) :241-244
[5]   关于旅游扶贫战略的理论分析 [J].
卢润德 ;
袁翔珠 .
经济师, 2002, (11) :70-71
[6]   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 [J].
隆学文 ;
刘立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9-84
[7]   欠发达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模式探讨 [J].
许春晓 .
人文地理, 1995, (04) :69-72
[8]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吴必虎著, 2001
[9]  
河北坝上脆弱生态环境及整治[M].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赵雪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