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

被引:32
作者
隆学文
刘立勇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北京
[3] 长沙
关键词
旅游非优区; 区位因素分析; 驱动; 战略;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02.04.019
中图分类号
F590.3 [旅游事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 ,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 ;从驱动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旅游非优区开发的驱动方式可分为资源突变驱动、经济增长驱动、交通发展驱动、消费市场驱动、观念更新驱动、政策改革驱动 ;并就非优区旅游开发战略定位、空间开发战略、时间开发战略、产品开发战略、服务设施战略和创新战略诸方面提出了决策思路 ,强调旅游非优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确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 ,不能因为开发其“非优”的旅游资源而一哄而上 ,搞“政绩工程” ,从而干扰甚至影响其主导产业的发展 .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家庭旅馆开发初探 [J].
杨丽 .
经济问题探索, 2001, (10) :113-117
[2]   论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 [J].
孙根年 .
人文地理, 2001, (04) :1-5
[3]   青年旅馆: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J].
李永花 .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4) :117-120
[4]   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 [J].
许春晓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04) :67-71
[5]   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 [J].
许春晓 .
旅游学刊, 2000, (01) :59-62
[6]   旅游资源非优区突变情况下的旅游开发及实例研究 [J].
刘玉 ;
杨达源 ;
张兆干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116-119
[7]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初探——以浙江西湾海滨旅游区为例附视频 [J].
赵宁曦 ;
王森 ;
姚亦峰 .
海洋科学, 1997, (06) :68-69
[8]   欠发达地区周末度假旅游开发初步研究 [J].
许春晓 .
经济地理, 1997, (03) :68-71+67
[9]   欠发达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模式探讨 [J].
许春晓 .
人文地理, 1995, (04) :69-72
[10]   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J].
许春晓 .
经济地理, 1993, (02)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