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1 条
应对气候变化下的青藏高原碳脱钩水平测度及碳达峰路径选择——以青海省为例
被引:12
|作者:
胡西武
[1
]
黄蕾
[1
]
李毅
[2
,1
]
机构:
[1] 不详
[2]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不详
[4] 韩山师范学院
[5]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碳达峰;
碳脱钩;
因素分解;
GDIM方法;
蒙特卡洛模拟;
D O I:
10.14154/j.cnki.qss.2021.05.006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碳脱钩水平和碳达峰路径选择是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要素。以青海省为例,利用Tapio模型、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模型(GDIM)及蒙特卡洛模拟法,测度碳脱钩水平,识别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动态模拟不同情景下碳达峰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煤炭是青海省碳排放的主要能源品种,其碳排放量占比为68.32%;工业是青海省碳排放最多的行业部门,其碳排放量占比为74.72%。(2)2000-2019年,青海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但2013年前的平均脱钩指数为0.19,处于弱脱钩状态;2013年及以后的平均脱钩指数为-0.14,处于强脱钩状态。(3)青海省零碳能源生产能力整体较弱(指数均值为0.30),但上升趋势明显,年均增速5.22%,且2013年前、后两个阶段分异明显。(4)青海省碳排放的主要促增因素是产出规模,其年均碳排放促增效应为1024万吨;主要促降因素是产出碳强度,其年均碳排放促减效应为-292万吨。(5)基准情景下的青海省碳排放量在2035年达到峰值6786万吨后逐年缓慢下降;在绿色发展情景和技术突破情景下,二者的碳排放量分别在2030年和2025年达到低于2016年排放值的次高峰。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4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