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的“气”与村长的“面子”——《秋菊打官司》再解读

被引:28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秋菊打官司》; “气”; “面子”; 村庄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05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秋菊打官司》是一个已有诸多阐释的经典文本,但仍有进一步解读的空间。影片中,秋菊被一股"气"裹胁着到处上访讨"说法";而村长则因"面子"而拒绝道歉。这背后是村庄生活的在地逻辑。村民以"面子"为纽带构成一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违反"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的规则,会导致"气"的产生;"气"积累到一定程度,"面子"就可能被撕破。对此,基层国家机关表现出理解的态度,而高层国家机关则更加关注法治的运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07, (01) :105-121
[3]   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 [J].
贺雪峰 ;
苏明华 .
社会科学研究, 2006, (01) :5-12
[4]   普法、法盲与法治 [J].
凌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 (02) :126-140
[5]  
为权利而斗争[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鲁道夫·冯·耶林著, 2004
[6]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苏力 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