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分配与拦截效应

被引:49
|
作者
鲍文
包维楷
何丙辉
丁德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西南农业大学
[3] 西南农业大学 成都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北碚 
[4] 成都 
[5] 重庆北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截留效应; 降水; 影响因素;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4.04.017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截留、分配与拦截一般通过降水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灌草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等组分间的转移过程来实现,阐明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降水的分配效应是正确评估森林水文效应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对降水分配效应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并指明了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对乔木层的大量观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率在9 0%~69 1%左右,树干茎流率在0%~5%间,并受森林类型、林分特征以及降水事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林下灌草层、枯落物层以及土壤层对降水的截留分配研究不足,还难于得出可靠的结论,已经制约着我们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的分配截留效应的评估。森林对降水分配过程的建模及其优化研究相对缺乏,这无法使研究结果由点向面进行尺度转换和应用。目前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观测与现象揭示阶段,缺乏对过程与机理的深入研究,也很少进行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研究和系统分析,限制了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强化对目前最薄弱的环节———灌草层、凋落物层、土壤以及整个系统对降水的分配截留贮存效应的综合定量监测与建模研究是阐明森林水文效应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11] 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其应用[M]. - 气象出版社 , 周国逸 著, 1997
  • [1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功能规律[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世荣等著, 1996
  • [13] 森林生态学[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李景文主编, 1994
  • [14] 森林水文学[M]. - 中国林业出版社[日]中野秀章, 1983
  • [15] 山杨林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赵鸿雁
    吴钦孝
    刘国彬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 497 - 500
  • [16]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 489 - 496
  • [17] 鼎湖山人为干扰下马尾松林水文生态功能
    莫江明
    方运霆
    孔国辉
    孟泽
    冯肇年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2, (02) : 99 - 104
  • [18]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人工水源保护林降水化学性质研究
    刘世海
    余新晓
    胡春宏
    吉祖稳
    高国雄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1) : 100 - 103
  • [19] 黄土区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分配格局和积累的研究
    高甲荣
    张东升
    肖斌
    牛健植
    不详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2, (01) : 26 - 30
  • [2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冠层水文功能研究
    金博文
    王金叶
    常宗强
    葛双兰
    [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S1) : 39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