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的辽宁省玉米干旱风险分析

被引:44
|
作者
单琨 [1 ,2 ]
刘布春 [1 ]
刘园 [1 ]
杨晓娟 [1 ]
乐章燕 [2 ]
王健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试验室/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廊坊市气象局
关键词
干旱; 风险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风险指数; 风险区划;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减轻旱灾对辽宁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辽宁省23个气象站点46 a气象数据和气象站点所在县玉米产量、种植面积的分析,用实际干旱发生频率、农业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玉米生产相对暴露率和单产水平等4个因素构建了辽宁地区玉米干旱风险指数,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辽宁地区玉米干旱进行了风险分析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辽宁省有30%的站点处于玉米干旱较高或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辽西山地丘陵和辽南沿海地区;玉米干旱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辽西走廊和辽中平原及渤海湾附近地区;玉米干旱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辽东山地丘陵地带。经检验50%以上站点的干旱风险指数与玉米相对气象产量显著相关。所构建的辽宁地区玉米干旱风险指数能客观地反应干旱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该研究为玉米避灾和减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1] 中国玉米栽培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才卓等编著, 2004
  • [12] An Operational Agricultural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Model for Nebraska, USA[J] . Hong Wu,Donald A. Wilhite.Natural Hazards . 2004 (1)
  • [13] Analysis of hydrologic and agricultural droughts in central part of Iran
    Karamouz, M
    Torabi, S
    Araghinejad, S
    [J].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2004, 9 (05) : 402 - 414
  • [14] Reducing Drought Risk: Bridg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 Michael J. Hayes,Olga V. Wilhelmi,Cody L. Knutson.Natural Hazards Review . 2004 (2)
  • [15] 基于方法集的综合评价方法集化研究
    陈国宏
    李美娟
    [J]. 中国管理科学, 2004, (01) : 102 - 106
  • [16] 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谢安
    孙永罡
    白人海
    [J]. 地理学报, 2003, (S1) : 75 - 82
  • [17]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
    刘锦銮
    薛昌颖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 692 - 703
  • [18]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评估指标研究
    朱自玺
    刘荣花
    方文松
    王友贺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 145 - 150
  • [19] 陕西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及区划
    朱琳
    叶殿秀
    陈建文
    郭兆夏
    李美荣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02) : 201 - 206
  • [20]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王平
    史培军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4) : 16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