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实践如何促进乡村新内源发展——基于赋权理论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63
|
作者
岳晓文旭 [1 ]
王晓飞 [1 ]
韩旭东 [2 ,3 ]
周立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2]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3]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赋权理论; 新内源发展; 乡村振兴; 多案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实践,对浙江省鲁家村、何斯路村和陕西省袁家村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围绕能人自我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和集体成员赋权,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赋权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梳理了基于赋权理论的中国乡村新内源发展机制:一是“外发促内生”,乡村能人自我赋权带来的社会资本能够引入外部资源进而启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组织赋权;二是“内联促外引”,通过乡村发展资源集聚和关系网络建立,提升乡村产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增强乡村社区所有成员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带动社区赋权;三是“内外相融合”,通过社区内外主体互动生成地方制度,最终在乡村社区整体发展过程中实现所有集体成员赋权。中国乡村赋权实践丰富了赋权理论,基于城乡良性互动的新视角呈现了一个可行的新内源发展行动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