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

被引:26
|
作者
覃云斌
信忠保
易扬
杨梦婵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沙尘; 植被; 气候变化;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X17 [环境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沙尘暴是长期以来影响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灾害之一。该文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26个气象站1957-2007年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GIMMS-NDVI、SPOTVGT等遥感植被数据,研究了近50a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植被恢复的关系。研究表明:近50a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发生频次呈显著下降趋势,虽自1999年有所上升,但仍远低于20世纪50-60年代。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沙尘暴变化的最重要气象因子。近30a,治理工程区沙尘暴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植被覆盖与相对湿度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32.7%和44.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影响具有一年的滞后效应,夏季植被覆盖会显著影响到下年沙尘暴发生。自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沙尘暴频发的荒漠草原区植被覆盖显著提高,对缓解京津沙尘暴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4+361 +3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21] 沙尘暴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
    孟紫强
    胡敏
    郭新彪
    李德鸿
    潘小川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4) : 91 - 92
  • [22] 北京强沙尘暴史和周围生态环境变化
    陈广庭
    [J]. 中国沙漠, 2002, (03) : 9 - 12
  • [23]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钱正安
    宋敏红
    李万元
    [J]. 中国沙漠, 2002, (02) : 10 - 15
  • [24] 植被覆盖与沙尘暴日数分布关系的探讨——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
    顾卫
    蔡雪鹏
    谢锋
    李彰俊
    吴学宏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2) : 273 - 277+305
  • [25] 沙尘暴发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赵景波
    杜娟
    黄春长
    [J]. 干旱区研究, 2002, (01) : 58 - 62
  • [26]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王涛
    陈广庭
    钱正安
    杨根生
    屈建军
    李栋梁
    [J]. 中国沙漠, 2001, (04) : 7 - 12
  • [27] 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张晓龙
    张艳芳
    赵景波
    不详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1, (03) : 31 - 36
  • [28]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地和移动路径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J]. 地理学报, 2001, (03) : 316 - 322
  • [29]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庄国顺
    郭敬华
    袁蕙
    赵承易
    [J]. 科学通报, 2001, (03) : 191 - 197
  • [30] 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
    史培军
    严平
    高尚玉
    王一谋
    哈斯
    于云江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 71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