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生活的证成与接受——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规范研究

被引:45
作者
张继成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论证; 可能生活; 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判决结论宣告了一种对双方当事人的未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生活。其中,应得可能生活体现了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因而是具有可接受性的可能生活。合理法律论证的四个构成要件是法官为当事人建构应得可能生活的法律依据、事实依据、逻辑依据和制度保障。能否满足当事人需要以及当事人需要是否具有正当性,分别是当事人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社会公众判断司法判决是否具有可接受性的标准。批判性检验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排除司法判决中存在的各种形式谬误或实质谬误,降低当事人获得正义对运气的依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被强制执行的司法判决同样具有可接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诉讼证明标准的科学重构 [J].
张继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5) :108-118+206
[2]   从案件事实之“是”到当事人之“应当”——法律推理机制及其正当理由的逻辑研究 [J].
张继成 .
法学研究, 2003, (01) :64-82
[3]  
法理学.[M].(美) 庞德; 著.法律出版社.2007,
[4]  
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徐向东著;.商务印书馆.2006,
[5]  
交往行为理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论可能生活.[M].赵汀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  
证据与探究.[M].(英)苏珊·哈克(SusanHaack)著;陈波;张力锋;刘叶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英)彼得·斯坦;(英)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9]  
德国民法通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10]  
逻辑学是什么.[M].陈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