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证明标准的科学重构

被引:24
作者
张继成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证明; 真; 保证性标准; 核证性标准; 有效性标准; 合理的可接受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13 [证据制度]; D90-051 [法律逻辑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030101 ;
摘要
本文在吸收符合论、实效论、融贯论、语义论等真理学说的理论精华并对客观真实说、法律真实说等证明标准理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真的标准体系:真的保证性标准就是“命题与事实符合”,它是对真的规定,是真的识别标准;真的核证性标准又由真的证实标准和真的证明标准两个部分组成,真的证实标准就是“命题与经验证据符合”,真的证明标准就是“命题与科学证据符合”,它们是对命题真性的揭示和展现,是真的证成标准;真的有效性标准就是“命题与实体法律规范和程序法律规范符合”,它是真命题的“有用性”、“能用性”的评价标准;真的现实的合理的可接受标准就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这个标准体系澄清了以往证明标准问题上的理论混乱,使真的各种标准在诉讼证明实践中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作者认为,这种标准体系才是科学的完整的,因而也是司法实践应当遵循的标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8+206 +206-20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事实、命题与证据 [J].
张继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36-145+207
[2]  
理性、真理与历史.[M].(美)希拉里·普特南(HilaryPutnam)著;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  
逻辑新引.[M].殷海光;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4]  
证据与探究.[M].(英)苏珊·哈克(SusanHaack)著;陈波;张力锋;刘叶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法律程序的意义.[M].季卫东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6]  
逻辑哲学.[M].(英)苏珊·哈克(SusanHaack)著;罗毅译;.商务印书馆.2003,
[7]  
分析的形而上学.[M].韩林合著;.商务印书馆.2003,
[8]  
历史的话语.[M].(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  
科学推理的逻辑.[M].(英)詹尼弗·特拉斯特德(JenniferTrusted)著;刘钢;任定成译;.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  
语言哲学.[M].(美)A.P.马蒂尼奇(A.P.Martinich)编;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