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社会脆弱性熵权法评价及其时间序列分析——以2001-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被引:13
|
作者
李畅 [1 ,2 ,3 ]
冯滔 [1 ,2 ]
石倩 [1 ,2 ]
黄建武 [1 ,2 ]
阁承艳 [1 ,2 ]
吴江华 [1 ,2 ]
陈广平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民政部减灾和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洪灾; 社会脆弱性; 熵权法; 时间序列; 傅里叶变换; 荆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荆州市2001-2012年社会经济因子,从社会敏感性与社会应对能力出发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得到荆州市洪灾社会敏感性、洪灾社会应对能力、洪灾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并采用多项式模型线性拟合与离散傅里叶变换对洪灾社会脆弱性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荆州市洪灾社会敏感性、应对能力、脆弱性呈现极高相关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增长方式,敏感性、社会应对能力呈现上升态势,洪灾社会脆弱性表现为波动上升。2时间序列周期图可以得到洪灾社会脆弱性存在一个3年的周期。3根据敏感性与脆弱性的指数特征,把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数划分为4个类型:2001-2006年为低敏感性、低应对能力;2006年为低敏感性、高应对能力;2007年为高敏感性、低应对能力;2009-2012年为高敏感性,高应对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周扬
    李宁
    吴文祥
    [J]. 灾害学, 2014, 29 (02) : 128 - 135
  • [2] 基于TOPSIS的城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张永领
    游温娇
    [J]. 灾害学, 2014, 29 (01) : 109 - 114
  • [3] 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
    游温娇
    张永领
    [J]. 灾害学, 2013, 28 (03) : 215 - 220
  • [4] 基于区域差异的污染物削减总量分配研究——以COD削减总量的省际分配为例
    刘巧玲
    王奇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4) : 512 - 517
  • [5]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陈磊
    徐伟
    周忻
    马玉玲
    袁艺
    钱新
    葛怡
    [J]. 灾害学, 2012, 27 (01) : 98 - 100+110
  • [6] 中国洪灾风险区划研究
    李林涛
    徐宗学
    庞博
    刘浏
    [J]. 水利学报, 2012, 43 (01) : 22 - 30
  • [7] 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石勇
    许世远
    石纯
    孙阿丽
    赵庆良
    [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2) : 131 - 137
  • [8] 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
    朱丽江
    宁磊
    张黎明
    [J]. 人民长江, 2011, 42 (01) : 1 - 3+12
  • [9] 基于熵权法的矿产资源竞争力比较评价
    付海波
    孔锐
    [J].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3) : 66 - 70
  • [10]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苏飞
    张平宇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 454 -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