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隐私权与自由

被引:4
|
作者
陈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数据; 隐私权; 自由; 积极自由; 契约; 选择权; 让渡;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16.05.005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30105 ;
摘要
作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生产力革命要素,大数据技术将从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意义上对现行法律制度产生根本性影响。面对大数据发展与隐私权保护之间深刻的矛盾冲突,应当从法律自由观的基础理论出发,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契约论"三个理论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积极自由"为大数据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契约是大数据合法性的基础。"缩小并强化""基于契约的打破式生成"和"算法审查与备案"是平衡大数据发展与隐私权保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1]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邦雅曼·贡斯当著, 2003
  • [1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0
  • [13] 自由秩序原理[M]. 三联书店[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1997
  • [14] 古希腊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苗力田主编, 1989
  • [15]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 1988
  • [16]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英]霍布斯(Hobbes), 1985
  • [17]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 商务印书馆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1981
  • [18]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法]卢梭(J·J·Rousseu), 1980
  • [19] 联邦党人文集[M]. 商务印书馆 , (美) 汉密尔顿 (Alexander, 1980
  • [20]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A.斯密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