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中问责与绩效评价的反思

被引:25
作者
王建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问责制; 绩效评价; 高等教育发展; 大学排名; 好的教育;
D O I
10.16697/j.1674-5485.2020.07.001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近年来,受证据主义和循证研究的影响,高等教育中以测量为基础的问责和绩效评价愈来愈流行,最终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问责制成为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面上,问责制和绩效评价满足了利益相关方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切,也刺激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实质上,以测量为主要方式的绩效评价和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问责制强化了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控制以及高等教育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性,而忽略了高等教育之于人的主体性形成的重要性。在即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里,人的品质的优劣而非知识的多少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基于此,无论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还是世界一流大学都应强化教育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塑造,而不能只是满足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测量时代的好教育.[M].格特·比斯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M].汪丁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  
教育的美丽风险.[M].格特·比斯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卡尔·雅斯贝尔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  
多样性与领导力.[M].马万华;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  
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英) 夏托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   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的逻辑反思 [J].
刘磊明 .
教育研究, 2020, 41 (01) :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