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本架构及其建模

被引:13
|
作者
袁铁江 [1 ,2 ]
董小顺 [1 ]
张增强 [3 ]
关宇航 [1 ]
梅生伟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氢储能技术;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宏观能量表示法; 波动平抑; 低电压穿越;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60713010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面临能量输出不稳定、低电压穿越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将氢储能系统安装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中间直流母线处,构建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架构。进一步,利用宏观能量表示法(EMR)建立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并基于EMR反转规则建立了系统的最大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氢储能系统能够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波动及提高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同时验证了所建EMR模型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00 / 21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及其氢储能子系统的EMR建模
    袁铁江
    胡克林
    关宇航
    董小顺
    孙谊媊
    梅生伟
    [J].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7) : 2156 - 2164
  • [2] 基于双模糊算法的风电机组储能系统优化控制
    刘颖明
    徐中民
    王晓东
    [J].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7) : 2180 - 2185
  • [3] 风储联合调频下的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分析
    苗福丰
    唐西胜
    齐智平
    [J]. 高电压技术, 2015, 41 (07) : 2209 - 2216
  • [4] 风氢耦合发电技术研究综述
    蔡国伟
    孔令国
    薛宇
    孙佰仲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21) : 127 - 135
  • [5] 基于氢氧储能的平抑风电输出功率方法研究
    张宏博
    任泓源
    金成日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7) : 158 - 158
  • [6] 液气循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压缩效率优化控制
    黄先进
    郝瑞祥
    张立伟
    孙湖
    郑琼林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3) : 2047 - 2054
  • [7] 风电并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刘世林
    文劲宇
    孙海顺
    程时杰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23) : 145 - 153
  • [8] 集成SMES和CS-SGSC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
    郭文勇
    肖立业
    戴少涛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4) : 101 - 107
  • [9] 并网型风电耦合制氢系统经济性分析
    方世杰
    邵志芳
    张存满
    [J]. 能源技术经济, 2012, 24 (03) : 39 - 43
  • [10] 风-氢混合能源系统
    韩爽
    刘永前
    杨勇平
    王玉荣
    [J]. 电力建设, 2009, 30 (04) : 1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