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及其氢储能子系统的EMR建模

被引:40
|
作者
袁铁江 [1 ,2 ]
胡克林 [3 ]
关宇航 [1 ]
董小顺 [1 ]
孙谊媊 [4 ]
梅生伟 [1 ,2 ]
机构
[1] 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新疆科技厅
[4]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宏观能量描述法; 风电; 氢储能; 煤化工; 多能耦合; MATLAB/Simulink;
D O I
10.13336/j.1003-6520.hve.2015.07.006
中图分类号
TM614 [风能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7 ;
摘要
为了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减少煤化工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以氢储能技术为媒介将风电和煤化工进行整合。构建了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基本架构,将电网不能消纳的富裕风电通过电解水制氢储能;储存的氢气除供给煤化工使用以简化其生产流程外,还可在需要时用于发电以平抑风电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掣肘;针对多能耦合系统中的氢储能过程,利用宏观能量描述法(EMR)建立了氢储能系统模型,揭示了制氢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或转换机制;并基于反转规则建立了氢储能系统的控制结构,初步构建了调整系统功率流和氢气流的控制策略。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多能耦合系统中氢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氢气储能系统可以在0~100%额定功率范围内自适应风电功率的随机、间歇和波动等特性,验证了所提多能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所建立的氢储能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56 / 21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基于超导储能电感的meat-grinder脉冲电源
    李海涛
    王豫
    董亮
    赵艳雷
    王腾
    [J].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4) : 1127 - 1133
  • [2] 液气循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与压缩效率优化控制
    黄先进
    郝瑞祥
    张立伟
    孙湖
    郑琼林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3) : 2047 - 2054
  • [3] 我国新能源发电制氢储能技术研究
    祁万年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27) : 38+40 - 38
  • [4] 东海风电场耦合氢能系统可行性研究
    朴红艳
    张宇
    张存满
    何维国
    [J]. 华东电力, 2012, 40 (01) : 119 - 122
  • [5] 基于智能微网的氢氧联合循环与风能耦合发电系统
    蒋东方
    高丹
    武珍
    胡三高
    [J].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 27 (06) : 1 - 5
  • [6] Modeling and control desig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process for an active hydrogen/wind hybrid power system[J] . Tao Zhou,Bruno Franco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2008 (1)
  • [7]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of a RES-H 2 plant using a black box algorithm[J] . M. Santarelli,D. Pellegrino.Renewable Energy . 2004 (4)
  • [8] Modelling, control and simulation of an overall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J] . Ph. Delarue,A. Bouscayrol,A. Tounzi,X. Guillaud,G. Lancigu.Renewable Energy . 2002 (8)
  • [9]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FOR IMPROVING SEASONAL STORAGE-SYSTEMS BASED ON HYDROGEN TECHNOLOGIES
    VANHANEN, JP
    LUND, P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1995, 20 (07) : 575 -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