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治理与治理技术的悖论与迷思

被引:84
作者
张现洪
机构
[1]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分流治理; 剩余治理; 集权与赋权;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9.01.019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技术治理已成为当代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和加深的基本趋势,但技术治理与治理实践存在巨大的逻辑悖论,技术治理在政治实践中并没有转化为更有效的治理技术,反而与实用主义的治理传统形成鲜明对比。文章以政治系统论为理论视角,梳理技术治理的理想模型、操作逻辑和实践偏差,从而完成对技术治理的整体性反思。文章认为,地方政府进行技术治理实践的理想意图在于:在政治输入端,以原始基础数据、异常数据的采集与更新为手段,化约复杂社会;在政治输出端,重塑行政系统的条线链条,形成分流治理的样态;在反馈环节,整合与动员信息处理系统,避免政府层级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消解;在制度保障方面,再造官僚体系来满足技术治理的需要。地方政府技术治理的理想意图在实践中落空,表现为分流治理机制在官僚体系内异化为条线权力、治理权力的再分配,基层治理能力不升反降,村庄的剩余治理呈现出为指标和数据空转的状态。地方政府需要反思技术治理的意识形态,在国家集权和社会赋权两个面向去理解技术治理的本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项目治乡:项目制基层执行中“规则转化”与治理 [J].
张现洪 .
天府新论, 2017, (04) :86-94
[12]   表达与实践:技术治理下的一致与背离——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逻辑 [J].
邓万春 ;
王鹤 .
江汉学术, 2017, 36 (04) :12-17
[13]   技术治理的逻辑 [J].
刘永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30 (06) :118-127
[14]   剩余部门:理解城管工作的一个视角 [J].
吕德文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 18 (01) :5-11
[15]   “项目进村”中的技术治理逻辑及困境分析 [J].
应小丽 ;
钱凌燕 .
行政论坛, 2015, 22 (03) :93-97
[16]   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 [J].
王海娟 ;
贺雪峰 .
学习与探索, 2015, (02) :56-63
[17]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