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应然分析:教学自动化的必然与可能

被引:49
作者
张志祯
张玲玲
李芒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教学自动化; 人工智能; 知识; 知识实践; 知识传播; 知识应用; 教育改革;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190114.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智能化领跑教育信息化2.0"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的共识。但目前学校教育的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学校是手工"工场",而非机器生产的"工厂",多数教育工作者并未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为应对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工作者需明确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限度,需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把握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本文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三层次相互作用模型:(1)潜在作用层次,源于人类的知识和知识实践的纽带作用,改变知识实践方式的人工智能必然会影响主要是知识传播实践的教育活动;(2)直接作用层次,人工智能帮助教育实现教学自动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提供课程内容,教育为人工智能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场域;(3)间接作用层次,人工智能更活跃,通过对个体、社会的影响提出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倒逼教育变革。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作用的"推拉"效应、大规模教学个性化需求、教育机构降低成本分工细化等因素作用下,教学自动化具有逻辑必然性,而教育发展与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公众人工智能意识提升、前期教育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的宏观政策等因素,使教学自动化具有现实可能性。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尚难支撑大规模教育智能化实践。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亟待超越技术、产品开发与应用设想研究,亟待开展有关人机分工教学法的机制与效果及其对教育机构的全面影响的系统化理论研究与高生态效度的实证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5+92 +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J].
刘德建 ;
杜静 ;
姜男 ;
黄荣怀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4) :33-42
[2]   教育信息化2.0:核心要义与实施建议 [J].
王珠珠 .
中国远程教育, 2018, (07) :5-8
[3]   人工智能的回顾与展望 [J].
吴飞 ;
阳春华 ;
兰旭光 ;
丁进良 ;
郑南宁 ;
桂卫华 ;
高文 ;
柴天佑 ;
钱锋 ;
李德毅 ;
潘云鹤 ;
韩军伟 ;
付俊 ;
刘克 ;
宋苏 ;
吴国政 .
中国科学基金, 2018, 32 (03) :243-250
[4]   创办一流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 [J].
周志华 .
中国高等教育, 2018, (09) :52-53
[5]   人工智能2.0与教育的发展 [J].
潘云鹤 .
中国远程教育, 2018, (05) :5-8+44+79
[7]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 [J].
贾积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1) :39-47
[8]   从老鼠审判到人工智能之法 [J].
余成峰 .
读书, 2017, (07) :74-83
[9]   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愿景及体系构建 [J].
刘来兵 ;
张慕文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02) :30-35
[10]   教育治理现代化及其监测评价研究 [J].
秦建平 ;
张勇 ;
张惠 .
中国教育学刊, 2016, (12)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