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25
作者
熊家财 [1 ]
刘充 [2 ]
章卫东 [1 ]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融资成本;
D O I
10.19361/j.er.2022.06.10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49.24 [劳动工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推进共同富裕、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本文使用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增加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在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金融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从数字金融视角拓展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研究,也为进一步创新金融模式、改善初次分配结构,以适应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新变化与再考察 [J].
刘亚琳 ;
申广军 ;
姚洋 .
经济学(季刊), 2022, 22 (05) :1467-1488
[2]   中国劳动收入居于主体地位吗——劳动收入份额再测算与国际比较 [J].
刘长庚 ;
柏园杰 .
经济学动态, 2022, (07) :31-50
[3]   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劳动收入份额 [J].
江轩宇 ;
林莉 .
金融研究, 2022, (04) :57-76
[4]   金融科技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刘长庚 ;
李琪辉 ;
张松彪 ;
王宇航 .
经济评论, 2022, (01) :30-47
[5]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 [J].
肖威 .
经济评论, 2021, (05) :50-64
[6]   企业金融化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 [J].
罗明津 ;
铁瑛 .
金融研究, 2021, (08) :100-118
[7]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挤出效应还是技术溢出效应? [J].
熊健 ;
张晔 ;
董晓林 .
经济评论, 2021, (03) :89-104
[8]   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 [J].
宋敏 ;
周鹏 ;
司海涛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4) :138-155
[9]   大科技信贷:一个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J].
黄益平 ;
邱晗 .
管理世界, 2021, 37 (02) :12-21+50+2+16
[10]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