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利保障到权力制约: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趋向

被引:19
作者
冯珂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模式; 处分原则; 辩论原则; 权力制约; 依职权审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目标是从职权干预型诉讼模式转向当事人主导型诉讼模式。作为构建当事人主义的两大支柱,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奠定了民事诉讼基本结构,其核心精神在于界定当事人和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任务分配和相互关系,实现当事人权利制约司法权力。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进程看,尽管制度层面就当事人诉讼权利完善已取得不少进展,但是在权力制约方面仍有不足。本文结合当事人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民事诉讼法与司法解释涉及的起诉、撤诉、自认等问题,检视我国民事诉讼中两大基本原则在权力制约方面的欠缺,进而指出我国民事诉讼现代化改革深化和民事诉讼模式转型方向——只有将重心从权利保障转向以权力制约为中心,才能构建起实质意义当事人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民事诉讼协动主义的风险及批判——兼论当代德国民事诉讼基本走向 [J].
任重 .
当代法学, 2014, 28 (04) :111-119
[2]   中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的功能与结构 [J].
傅郁林 .
法学家, 2011, (01) :99-113
[3]   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 [J].
傅郁林 .
当代法学, 2011, (01) :8-15
[4]   反思“协动主义” [J].
王次宝 .
清华法学, 2010, 4 (01) :116-127
[5]   起诉难:一个中国问题的思索 [J].
张卫平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65-76
[6]   民事诉讼模式论:争鸣与选择 [J].
韩波 .
当代法学, 2009, 23 (05) :133-148
[7]   走向中和的民事诉讼模式论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我国的构建 [J].
洪德琨 .
法律适用, 2009, (05) :48-51
[8]   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维度——一个时段性分析 [J].
陈桂明 ;
刘田玉 .
中国法学, 2008, (01) :174-188
[9]   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 [J].
肖建华 .
政法论坛, 2006, (05) :29-32
[10]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 [J].
张珉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 (06) :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