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地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

被引:310
|
作者
王文甫 [1 ]
明娟 [2 ]
岳超云 [3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大企业; 中小企业; 金融摩擦; 产能过剩;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4.10.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产能过剩是本届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之一,而产能过剩现象具有非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与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财政视角,借鉴Bernanke等(1999)和Fernández-Villaverde(2010)的分析框架,引入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两种不同规模的企业,尝试构建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探讨中国非周期性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模拟分析发现,为了追求GDP和税收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干预(如政府购买和政府补贴)进一步加强,并向大企业、重点企业倾斜,但在促使其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过度,从而导致了非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为此,要破解产能过剩难题,有必要设计出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防止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和大企业投资过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6+46 +4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