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研究

被引:23
作者
孙晓
机构
[1] 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间错位; 旅游资源丰度; 区位可达性; 黑龙江省;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17.04.02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选取旅游总收入、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区位作为评价指标,以黑龙江省12地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旅游总收入与旅游区位、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关系.结果表明,旅游总收入重心为(127.00°E,46.20°N),旅游区位重心为(127.74°E,46.82°N),旅游资源重心为(127.61°E,46.77°N).从二维组合矩阵来看,大庆、双鸭山、鸡西旅游总收入与旅游资源负向错位,佳木斯旅游总收入与旅游区位负向错位.根据黑龙江省旅游空间错位现象,提出了加强负向错位的开发,发挥哈尔滨、牡丹江的辐射作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强化区域合作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134 +1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星级饭店经营效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DEA与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韩国圣 ;
李辉 ;
Alan Lew .
旅游科学, 2015, 29 (05) :51-64
[2]   安徽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的模型分析 [J].
程晓丽 ;
胡文海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 (05) :607-613
[3]   空间错位视角下我国东、西部旅游业发展差异研究 [J].
翁钢民 ;
陈林娜 .
生态经济, 2014, 30 (04) :123-126
[4]   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 [J].
方法林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34 (05) :27-34
[5]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 [J].
丁旭生 ;
李永文 ;
吕可文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02) :106-108
[6]   中国入境旅游者购物消费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J].
代姗姗 ;
唐周媛 ;
徐红罡 .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74-80
[7]   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客流与收入时空动态演化与错位——重力模型的实证 [J].
李创新 ;
马耀峰 ;
张佑印 ;
高军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372-1377
[9]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J].
韩春鲜 .
生态经济, 2009, (10) :62-66
[10]   中国旅游LR-NS-FA空间错位的组合矩阵分析 [J].
王美红 ;
孙根年 ;
康国栋 .
人文地理, 2009, (04) :115-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