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的模型分析

被引:30
作者
程晓丽
胡文海
机构
[1]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关键词
空间错位; 旅游收入; 资源丰度; 旅游区位;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旅游资源与旅游区位的地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区域旅游发展空间错位及其原因的分析可为促进区域旅游均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选取旅游收入、资源丰度和旅游区位作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旅游发展空间错位关系,并利用Arc GIS软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安徽省旅游收入、资源丰度和旅游区位的重心分别处于(117.63°E,31.18°N)、(117.51°E,31.12°N)和(117.20°E,32.00°N),经度方向最大错位0.43°,最小0.12°,纬度方向最大错位0.88°,最小0.06°;与区域几何中心相比,旅游收入重心和资源丰度重心均向南偏移;从旅游收入-资源丰度、旅游收入-旅游区位的组合矩阵来看,呈错位和同步发展的城市均为8个。整体而言,安徽省旅游空间错位主要是因旅游区位和旅游资源的条件差异,四大旅游板块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通过采取不同的空间矫正策略达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07 / 6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空间错位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D].陈林娜.燕山大学.2013, 08
[2]  
广西旅游景区、交通、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研究.[D].陈乔.广西师范学院.2013, 01
[3]   Job proximity and the urban employment problem: Do suitable nearby jobs improve neighbourhood employment rates? [J].
Immergluck, D .
URBAN STUDIES, 1998, 35 (01) :7-23
[4]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elfare reform [J].
Ihlanfeldt, KR ;
Sjoquist, DL .
HOUSING POLICY DEBATE, 1998, 9 (04) :849-892
[5]   The impact of spatial mismatch on femal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J].
Thompson, MA .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1997, 11 (02) :138-145
[7]  
安徽统计年鉴.[Z].倪胜如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  
安徽统计年鉴.[M].安徽省统计局编;饶益刚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9]   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 [J].
翁钢民 ;
陈林娜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4) :90-94
[10]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J].
裴星星 ;
谢双玉 ;
肖婉霜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2) :102-106